日益高涨的食品包装要求对包装材料发出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卫生和安全状况。食品包装作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与食品接触,其卫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国家质检总局2006年开始对进出口食品包装实施备案和法定检验。国外对食品包装安全质量要求更为严格,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对食品包装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并实施了严格的市场准入管理。
一、食品包装的主要安全要求
食品包装材料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高分子材料。这些包装材料因本身分子结构和成型工艺及所加助剂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因此,对于食品厂家来说选择一种适合自己产品的包装材料尤为重要,否则就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例如,因材料阻隔性差,就会缩短液态奶的保质期甚至段时间内引起变质等,而对于保鲜膜来说如果没有适量的的透气量又无法保证蔬菜的新鲜。
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持食品新鲜并安全卫生地提供给消费者,食品包装的安全要求主要有:
(1)溶剂残留:包装成型一般需经过吹塑、印刷、复合等工序,为提高适印性提高速度,一般都会加入一些溶剂。现在对异味和潜在毒性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家标准规定溶剂残留要小于10mg/m2。
(2)重金属含量:铅、镉、汞、六价铬等重金属,由于它们及它们的化合物毒性较强,而且是一类生物积累的非降解物质,具有可以在大自然(水、土、食物链)中累积下来的特性,一旦被人类吸收,人类就无法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将它们排出体外,日积月累,当累积到一定的量时就会危及到人类的健康,引起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等严重后果。
(3)阻隔性能:阻隔性包括对气体的阻隔和对水份的阻隔,食品变质有很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所选材料的阻隔性能不合适。材料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被包物、保质期、存储条件等选择合适的阻隔材料。2005年底出台的GB19741-2005(液体食品包装塑料复合膜、包装袋标准)对包装膜阻隔性就提出采用GB/T1038(塑料薄膜透气性测试方法)和GB/T1037(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4)拉伸性能:包装过程中薄膜受到机械拉力,运输过程中又会受到挤压等外力,这就要求薄膜必须具有足够的拉伸强度。对于复合膜来说应保证膜层间不分层,这就要求复合膜有较高的剥离强度,以免材料分层。
(5)热封性能:生产过程中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漏封、虚封、封漏、粘封头、拉丝、封口破裂、热封强度差等。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灌装生产线从封口到实现灌装整个过程时间较短,此时的封口温度尚未降到室温,强度较低,极易发生泄漏。因此对热粘强度(高温下的封口强度)的预知对于整个灌装过程尤为重要。
(6)油墨性能:食品包装膜对油墨的要求除了具有一般的和基材结合力、耐磨性外,还要能够耐杀菌和水煮处理要求,及耐冻性、耐热性等以保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不会发生油墨脱落、凝结等现象。很多油墨含有苯类等有害物质。
二、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的许多食品研究人员逐渐把研究重点放在可食性包装膜上,开发了许多不同功能的可食性包装膜,如大豆蛋白可食性包装膜、壳聚糖可食性包装膜、蛋白质、脂肪酸、淀粉复合型可食性包装膜、耐水蛋白质薄膜、以豆渣为原料的可食性包装纸、可食性包装容器、玉米蛋白质包装膜(纸、涂质)、虫胶片或蛋白质涂层包装纸(或容器)、玉米淀粉海藻酸钠或壳聚糖复合包装膜(纸)、生物胶涂层包装纸。
可食性膜可与其包装的食品一同食用,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有的能被人体消化,有的食用膜本身对人体还具有保健作用。而且可用于食品小量包装、单体食品包装,与食品直接接触,防止食品被污染。可食性膜制作中可加入一些风味剂、着色剂、营养强化剂等,以改善食品品质及感官性能,增强食欲。并且可食性膜可以非常方便的作为食品风味剂、发酵剂和食用质量色素的微包装物,并可有效控制这些制剂的添加、释放及其稳定性。可食性膜还可以作为防腐剂、抗氧化剂的载体,在食品表面控制他们进入食品内部的扩散速度,有利于降低这些添加剂的用量。可食性膜还可以加入到异质食品的内部界面,以防止食品组分问水分和溶质的迁移而导致食品变质,或影响食品质量。可食性膜也可用作微波、焙烤、油炸食品的包装膜等。同时,可食性膜作为可降解膜,若未被食用,在环境中仍可被微生物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当前,可食性包装是世界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已涉及广泛的应用领域,肠衣、果蜡、糖衣、糯米纸、冰衣和药片包衣等等。由于可食性包装功能多样,无害环境,取材方便,可供食用,因此发达国家竟相研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发展前景广阔。